资讯内容 Content
[CRJ]CT肺血管造影术对疑诊肺栓塞的患者不逊于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 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 vs. Ventilation-Perfusion Lung Scanning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Pulmonary Embolis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问题:以临床不漏检重要的肺栓塞(PE)为目的,CT肺血管造影术(CTPA)检查和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V/Q扫描)的标准技术一样安全吗?
方法:研究者在2001至2005年期间,在4所加拿大和1所美国的专科治疗中心完成了一项随机单盲的高质量临床试验,评估了临床上很可能患有PE—Wells评分大于或等于4.5或D-二聚体阳性—的患者。该研究设计为非劣性研究,评估的主要结果是那些先前排除了PE诊断,但在随访3个月中继发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PE,采用意向性治疗分析。主要结果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并设定如果随访事件中最低限度的临床重要差别小于或等于2.5%则为非劣性。若能达到此标准,将认为临床上CTPA效果不劣于V/Q核素扫描差。
结果:在1417例患者中,有701例随机入选至CTPA组,有716例至V/Q核素扫描组,其中,CTPA组有133例(占19.2%)被初步诊断有PE,而V/Q核素扫描组有101例(占14.2%)初步诊断有PE。在对那些确诊无PE的受试者3个月的随访中发现,CTPA组561例中有2例(占0.4%),V/Q扫猫组611例中有6例(占1%)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差异为-0.6%,95%CI为-1.65%~0.3%)。V/Q扫描组有1例发生致死性PE。
结论:研究者认为CTPA在诊断PE方面不劣于V/Q扫描。他们发现用CTPA诊断将有更多的患者被诊断为PE。研究者建议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是否每位CTPA诊断的PE患者都有必要维持抗凝治疗。
评论:这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证实了以下假说,在探查PE方面, CTPA扫描与V/Q核素扫描相比,即使没有更优也跟后者同样有效。结果还发现从随后发生PE或DVT的角度,两种方法都同样安全。该结果很重要,因为大多数中心已经将CT扫描作为首选。实际上,大多数中心相信CT扫描优于V/Q扫描(考虑V/Q扫描的局限性, CT扫描适应范围更广,也确实有效)。该项研究为这种策略提供了很好的科学依据。有趣的是,作者发现用CT扫描能更高效地检测出PE。这提示,但不确定,CT扫描的敏感性可能优于V/Q扫描。当然这就提出一个问题,CT扫描是否会发现无临床意义的PE。而这正如研究者指出,回答该重要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JAMA. 2007;298:2743-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