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8日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TISC)的主题论坛——TISC论坛上,前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介绍了我国脑卒中防控策略及实践进展,其中谈及中国脑卒中流行状况、脑卒中防控策略研究以及“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进展。
王陇德 前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
中国脑卒中流行状况
1993年发表的全军合作研究显示,各省脑卒中年龄标化后的患病率在0.11%~0.66%。赵冬教授等2008年发表的北京地区心血管病人群监测项目(Sino-MONICA-Beijing)的21年观察性研究显示,1984~2004年共登记14 584例脑卒中事件,在此期间,缺血性脑卒中年发病率平均增加8.7%。中国卫生部2008年居民死亡原因调查报告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疾病致死的第一位原因(22.45%)。
脑卒中防控策略研究
中国脑卒中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无明确的防控策略、无防控工作体系、无具体的工作规划、适宜技术普及程度低、缺少相应的技术人才以及国民防治知识缺乏。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宏观防控策略:“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素养、教育先行”、“学科合作、规范防治”、“高危筛查、目标干预”。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进展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是我国一项重大的国民健康干预工程。2009年6月,“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 正式启动;2011年4月,卫生部脑卒中筛査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以下简称“脑防委”)正式成立,目前,这一工程项目已取得一些进展。
①国家一级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控网络体系构建基本完成。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了脑卒中防治领导小组,286家省级和地市级区域龙头医院及20家部队综合性医院已成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各地医院成立由院长为组长、多学科专家为成员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②积极鼓励基地医院开展多学科联合诊治,探索建立院内脑卒中防控工作的科学流程和模式。全国基地医院“中风预防/筛查门诊”数目明显增加,由2010年的44家增加至2013年的156家,门诊就诊总人次数由72万增至166万,增长131%。全国基地医院“卒中随访门诊”由2010年的48家增至2013年的150家,随访人次由2010年的403万增至161万,增长303%。截至2013年底,全国基地医院共建立卒中单元/中心89家,年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14万人。
积极推动脑卒中诊疗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2010~2013年,全国有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能力的基地医院由41家增至91家;实施CEA手术例数也由247例增至1620例,增长5倍之多。2013年统计的基地医院静脉溶栓10 162例,比2010年的5236例增长94%。
③实施医改重大专项——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2011年,这一项目被列为国家医改重大专项,卫生行政、医疗结构、疾控机构共同参与,主要针对40岁以上人群积极展开筛查。2011年在6省市41家基地医院完成80例筛查任务;2012年扩大至16省区市120家基地医院完成144万例筛查任务;2013年在31省区市、新疆兵团213加基地医院完成120万例筛查任务。
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协同平台作为子项目,针对脑卒中筛查点、筛查人群和人口构成比例,通过全程审核监控,前期严格把关、中期严格质控,将数据发送至卒中数据中心分析、评价并反馈至各级,以高质量、高标准提高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水平。
④实施脑卒中防治新技术推广培训项目。2012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新技术推广”项目被列为医改专项并获得财政部专项经费保障,获得专项支撑经费2690万元。脑防委遴选了28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相关技术培训基地”,组织全国200余家项目医院医务人员,在颈部血管超声筛查技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8个方面进行了培训。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生活理念。迄今,已开展5882场科普宣传、4144场义诊;结合“世界卒中日”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生活调理232万、调整药物192万、贫困救助1082人。
⑤“工程”取得的学术成果。开展大样本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基本掌握了中国脑卒中流行情况、初步提示了中国脑卒中流行相关危险因素状况以及高危人群前瞻队列的建立。
2011年,根据六省市(北京、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脑卒中患病率按年龄、性别和城乡标化后,推算全国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40岁以上人群中有1070万罹患过脑卒中。
2011~2012年,对40岁以上常住居民展开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共纳入分析人口133万,其中脑卒中患者27 727例。包括3个样本:2011年6省市筛查5 903 377例(脑卒中11 864例)、2012年6省市筛查359 839例(脑卒中7612例)、2012年16省市筛查739 900例(脑卒中15 863例)。
脑卒中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88%、2.02%和1.94%。不同教育程度人群粗患病率呈现教育程度越低,患病率越高趋势。三个样本的卒中家族史分别为7.06%、8.03%和7.03%。人群脑卒中风险分布显示,低危人群比例在68%以上。从人群年龄构成可见,60~64岁人群所占比例均最高。脑卒中诊断分型中,脑梗死占76%以上。伴随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居首位,其次为(2012年16省市数据)高的低密度脂蛋白、高同型半胱氨酸、糖尿病、低的高密度脂蛋白、心房颤动、颈动脉重度狭窄。根据ESRS评分,高危患者的卒中再发风险最高(61%以上),其次为低危患者。在危险因素的治疗和控制方面,高血压用药率最高,其次为糖尿病,但所有危险因素的控制率均显著较低。
结语
王院士最后指出,希望脑卒中防控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能为其他重点慢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骨质疏松、精神疾患、肿瘤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和防控体系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